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830章 土豆收獲不滿意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2

  ‘轟隆轟隆’的聲音中,兩列火車跑了三天,大量的物資被帶到長安。
  裝有月餅和葡萄的船駛向河南府登州萊州的地方,再過幾天就八月十五,海軍們在長安,得給他們的家人提前送。
  包括負責放煙花的羽林飛騎們跟船,此刻他們已經收到從海州驛站送去的信。
  帶回來的土豆和地瓜,李易為了不讓它們爛掉,先給種上,等天冷的時候在上面蓋大棚。
  他那時沒有在現在的時間段種的,大棚土豆要晚壹個月再種。
  因為秋收的土豆很多,能夠保存到開春。
  大棚種土豆,土豆成熟時,便宜的土豆還沒吃完,有幾個願意花大價錢買新大棚土豆的。
  等二月中旬到三月,大棚土豆才是收獲期。
  這時的很多土豆開始發芽,或者黑心,新的大棚土豆自然被接受。
  大唐沒人與李家莊子進行土豆銷售競爭,啥時候種都行。
  現在種,不用到臘月,土豆便能收獲。
  留出來壹些吃,保持適合的溫度,之前收的土豆又能種。
  這批等可以種時,時間稍微晚壹點,不輪種別的作物,繼續起大棚。
  催土豆、地瓜發芽還是很容易的。
  為了種子,四季架大棚都舍得。
  “今年冬天,咱們可以敞開了吃烤土豆和烤地瓜。”
  李易手上拿個大土豆,準備中午炒著吃。
  他帶回來的土豆能收獲了,剛種下去海軍帶回來的,正好起土豆。
  現在就是嘗壹嘗,接著給土豆壹個人工提供的環境,讓新土豆盡快度過休眠期,發芽,接著再種。
  後期再種,要給司農寺,他們組織人手,挺麻煩的。
  司農寺的人差不多都在,到各地去找種子的還在各處呆著。
  司農寺如今人員最多,編內的、編外的,朝廷撥款也不少。
  他們確實出成果,與李易時最初不同。
  初時他的國家也不是說不重視,就是沒錢,撥款少,人手缺,找個作物憑借碰運氣。
  大唐司農寺在李易的要求下,調動幾萬人,地方各官府還要配合。
  司農寺卿、少卿等人親自跑到地裏刨土豆。
  他們官服脫掉,穿七分褲和坎肩,壹個個的身上肌肉塊看著挺漂亮,說明確實是幹活的人。
  壹撥人收過去,後面再來壹撥刨,撿遺漏的土豆,不管大小,壹律裝筐,之後要稱重。
  先收壹畝地的,壹筐筐的土豆擡過來。
  李隆基壹眾人圍觀、等待。
  其實都不用再看,已經知道比種任何東西的收成都高。
  壹筐有個七八十斤,眼下裝了十五筐,還裝著呢。
  沒人打傘,大家不停地出汗,旁邊有人遞清涼的山泉水,喝壹口,透心涼,才覺得好受。
  “就這麽點啊?我種在肥沃的土地裏,又精心照料,太不給面子了。”
  李易嘟囔著抱怨,怪土豆不好好長。
  他附近的人:“……”
  “小易,差不多得了。知道妳帶回來的土豆畝產高,妳何必呢?”
  畢構氣不過,說李易壹句。
  “西瓜壹畝地也不少,妳吃西瓜能吃飽,然後多長時間餓?”李易算另壹筆賬。
  “土豆和西瓜壹樣?我吃的炒土豆片和土豆絲,不像吃西瓜。”
  李旦知道李易的意思,他吃過,發現土豆吃著頂餓。
  “按照裏面的水多少來計算,土豆的含水比例是水稻和麥子三倍多。
  好田的水稻、麥子,畝產在三石左右。
  單獨計算水分,土豆十石畝產才算跟它們持平。
  當然,土豆裏面還有其他的東西,這個是大米和白面比不上的。”
  李易就是嫌棄產量低,別的方面他都認可土豆。
  “李大夫,給妳三石稻子或谷子,與十石土豆三選壹,妳選哪個?只能吃這三個中的壹個。”
  劉幽求問得最幹脆,別說旁的,妳要啥?
  “當然是土豆了,土豆裏別的東西對身體好,別的菜不允許我吃,我只能指望用土豆來補充。”
  李易也幹脆,土豆,雖然他總是把土豆當成菜和零食,卻並不代表他不懂。
  “嗯!”得到答案的劉幽求滿意,說明土豆還是好。
  說話的工夫,所有的土豆全起出來,裝在筐中稱,最後去皮。
  司農寺卿秦守壹計算完數據,站在那裏不出聲。
  “多少?”宋璟沈聲問,等妳呢,妳楞神。
  “壹,壹千八,八百四十,九斤。”秦守壹結巴地說出來。
  “再稱兩次。”姚崇催促。
  按照這個數來算,折合成石,有十五還多。
  李易不是說水多麽?三倍多的水,扣了,還有五石的幹東西,比三石的多出來六成。
  大家又壹次稱,稱完算,連續兩次,數字上下相差不到五斤。
  “看,我就說少,按照我的想法,這樣的地和照料方式,至少要有四十五、六石。”
  李易按照他那時最好的土豆種子畝產八千斤來算。
  百姓不可能都用好地來種,更無法專門盯著照料。
  畝產到時候掉到十石很正常,比起好地的稻子和小麥,也就強上壹些而已。
  “種,還是不種?”蘇颋發現特別煩李易,妳不會說點叫大家開心的?什麽四十五六石?
  “種,能當主食,又可作副食,產量低,可以想辦法提高。
  在管理方面,比水稻和小麥輕松。
  在草原上種水稻不現實,種小麥又怕鳥,種上土豆,等長起來,埋在地裏。”
  李易點頭,不潑冷水了,按照他的算法,水稻的產量現在更低。
  “土豆收完了種什麽?”畢構看著地空了,知道李家莊子的地肥沃。
  “種菜,還能搶壹季。其實土豆吧,有的地方壹年能種兩次,比如河南府,現在種秈稻。”
  李易算壹算時間,眼下長安不適合再種糧食作物。
  當然,菜他也不種,他種別的東西,之後上大棚,他育種。
  “剛柔,現在的土豆呢?”張九齡看著筐裏的土豆,想知道怎麽處理。
  “挑大的用來留種,中等和小的咱們吃。小土豆可以烀鹹菜,也能多放鹽煮,煮幹了土豆皮外面壹層鹽霜,裏面卻不鹹。鹽霜土豆。”
  李易說著吧嗒吧嗒嘴兒,想吃,現在就煮,當零嘴吃。
  “好,晌午吃土豆。”吃過土豆的李隆基跟著饞,這回可以放開了吃,不心疼。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