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617章 直指根源時務策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稅是什麽?稅就是狼王吃最肥美人肉、猴王掌握猴群采集食物的分配權。”
  李易果然不折騰事情,他在給學子們上課。
  講稅,稅從動物的社會關系中已經體現出來。
  “國的事情先不管,壹個部落,頭領必須擁有最好的東西,然後想給誰就給誰。公雞妳們知道吧。”
  李易在舉例子,厲害的公雞管理著其他的公雞和母雞。
  抓到壹條蟲子,如果它自己不吃,它會選擇給某壹只母雞。
  “那麽發展到現在,稅的根源性發生了改變,不完全是個人享受,延續下來的是制度,目的有多重性。
  最直接的目的是節省壹大群人調配資源的時間,通過先收取的方式,完成分配。
  不收租子,打仗的時候臨時向百姓籌集糧食,來不及。”
  李易關於稅的事情提高了層次。
  學子們在聽,萬壹考時務策,關於稅收,李東主講的有參考價值。
  “這期間,不管是收了稅修水利,還是修路,包含在節省時間方面。
  而之後的常平倉改變了,成了資源分配,服務於群體。
  隨著社會分工不同,大家的能力不壹樣,所掌握的資源多少在改變。
  稅,有了新的職能,即平衡財富差距。
  多收有錢人的稅,反過來補貼給沒錢的人,屬於社會公平。
  對於窮人的公平是能活下去,對於富人的公平是能活下去。”
  李易的課程涉及到兩極分化後的戰爭,窮人活下去,富人才活下去,對誰都公平,不然窮人殺富人來重新公平。
  學子們使勁點頭,以前他們生活不好,也仇富。
  “因此稅收是為了平衡社會關系,而商稅的征收同樣是平衡,平衡和租調的人之間的關系。
  只要某壹個行業,士農工商不交稅,平衡關系便被打破。
  暫時我們不考慮其他的稅種,只在農耕方面的稅外增加壹個商稅。
  若考試考這個,妳還足夠聰明,就先不要寫別的方面,尤其是官員要不要交稅。”
  李易開始踩剎車,別哪壹個學子壹沖動,寫出來的錯誤的時務策。
  明明是問商稅,非要讓政事堂的宰相多交稅。
  “當然,妳們膽子足夠大,就讓崔日用崔尚書先交給稅,我可保不住妳們。”李易壹臉誠懇。
  “哈哈哈……”學子們大笑起來。
  “商稅的必要性是公平,土地兼並現在不公平,不過跟考試沒關系,以後再解決這個問題。
  大家知道,兵不常勢而水無常形,稅也不是壹直不變。
  寫策的時候別教條化,今天收什麽樣的商稅,以後可能就不收了。
  今天收的租子,以後也可不收了。
  時務策要具備適時性,同時帶著前瞻性,理性分析,不要激進。
  善之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因為都是通過伐謀和伐交的手段解決了。
  即便是戰爭,那也是以正和,以奇勝。大家都會下棋,總說和為上。
  此和不是和平的和,是不冒進,雙方不得不和的和。”
  李易把兵法和政治並行,壹起對比著講。
  “李東主,按照妳所言,我等追求的是和?”壹個學子舉手發言。
  “追求的是不輸,在不輸的前提下,才能尋找敵人的漏洞,壹擊奏效。
  出奇招是為了斷其壹指,或是絕地求生。
  作為考生,妳們沒有能力去對抗整個朝堂體系,出奇兵,就是在賭。
  我告訴妳們,別把心思放在賭上,誰賭誰輸。”
  李易嚴肅了,他就怕有的學子熱血過頭,哇啦哇啦,該說不該說的全說了,然後……
  學子們再次使勁點頭,現在學的是科舉關鍵東西。
  “接下來我給大家講的是,戰爭多種因素中的貿易影響。
  戰爭從來都是利益引起的,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
  經濟利益很簡單,吃飽飯,然後看別人有好東西想要,如果和平手段無法獲得,就搶。
  政治利益是話語權,大家在自己的家裏說話是不是別人都聽?
  有的人還有孩子,大孩子和小孩子,大孩子總喜歡命令小孩子,小的孩子不高興,這就是話語權。
  擁有了話語權,其實好東西也就擁有了。
  故此,別管任何什麽矛盾,戰爭的目的就是壹個勢力意誌執行的具體方法。”
  李易講另壹個時務策的對周圍進行貿易往來,打破雙方僵局的知識點。
  學子們低頭快速記,他們今天才明白,李易看問題都是直指核心。
  稅收是壹個群體利益的平衡,戰爭是爭奪話語權。
  “下面來說時務策可能出的題,軍事方面的技術革新,他的根源是工匠嗎?
  不是,技術革新的根源是解決矛盾,應用在軍事上的技術革新,解決的是話語權的矛盾。
  應用在農業和工業上的技術革新,解決的是種田人和其他人之間的矛盾。
  不要指望通過技術徹底平消矛盾,技術無論怎麽發展,矛盾都存在。
  技術可以緩和矛盾,對外是新的武器,戰爭紅利,也就是掠奪。
  對內是生產力的轉化問題,考試的時候不要說這麽深,直接針對戰爭就行。”
  李易又拋出來壹個時務策的思考角度,他說的是無數朝代總結的經驗。
  學子們感動了,他們又不傻,以前哪有人這麽給他們講課呀。
  所有的問題都告訴妳根源,知道了根源,控制壹下,再回答時務策的時候,會多簡單?
  “東主,妳把治國之策就這麽教給我們了?”有學子感動得眼圈都紅了。
  “屁個治國之策,地方妳們都沒治理過,就想著治國?
  我告訴妳們,考完了都給我下到地方去。
  誰敢自己找關系往上分配,別說我給妳罷黜。
  妳就是吏部尚書崔日用的親兒子也不行,信不信他敢給妳們分別的官職,我連他壹起收拾下?”
  李易自己都不敢說治國呀,幾句話,學子們就瘋了?
  “把心思擺正了,考試為先,別想著立即治國,差遠了妳們。
  吐蕃那裏我就提壹句,仗著地理位置和環境,盟而又叛,叛而復盟,沒什麽可多說的。”
  李易順嘴說壹下,國際形勢,該讓學子了解。
  大唐和吐蕃的戰爭就沒停過,也只有他曾經那個時期,才完全掌握。
  那可不僅僅是軍事方面的問題,證明他那時的國家執政黨確實牛逼。
  “東主,等考完,我僥幸考中了,被分配到地方上去任職,需要錢,我又拉攏不了其他有錢的人,妳幫忙嗎?”
  有學子發問,治理地方需要輔助。
  “我先教妳怎麽拉攏,用好了是妳自己的本事。莊子給妳錢無所謂,誰當地方官我都能打輔助。”李易笑著說。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