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69章 天下治世可無貪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易弟才是真正懂得為官之道的人啊。”李隆基抱著兒子感慨。
  他這兩年的接觸,發現李易辦事靈活,除了壹條為民的底線不可以突破,其他的全能接受。
  官員貪墨壹點了、受賄壹些了,在李易眼中不是問題。
  前提是把事情辦好了,本職工作沒毛病,那點錢屬於小情況。
  甚至是親自行賄,京兆府的官員,就沒有沒拿李家莊子好處的。
  不過行賄的目的不同,李家莊子行賄是給官員額外補貼,生活上的幫助,並不要求官員給李家莊子什麽好處。
  “會當官也不能讓叔叔當官,對不寶寶?”王皇後張開胳膊對小家夥說。
  小家夥看看母親,扭頭,繼續呆在父親的懷裏。
  眼看到中午了,李易結束課程,回來吃飯,下午繼續講課,晚上抄書。
  “易弟,今日朝堂上工部、戶部和紫薇省都想新成立壹個給百姓謀福利的部門。”
  李隆基吃口炒羊雜,說朝堂上的事情,他為此專門回來的。
  小家夥在那吃紅燒肉呢,吃了那麽多的幹果和水果,還能吃,並且很愛吃。
  “沰兒最近要增加運動量,多跑壹跑,不用穿那麽厚的衣服,體質好,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過度運動,對骨骼發育有好處。”
  李易觀察著小家夥,看小家夥大口吃紅燒肉,從孩子的生長需求說起。
  總不運動會增加脂肪,現在能吃,說明孩子身體有需求。
  屬於第壹階段,第二生長階段在六歲到七歲,第三生長階段是十二歲左右。
  每壹個階段控制好了,孩子的骨骼發育會好。
  壹般從小就練武術的身高平均矮,就是過度訓練的結果。
  李隆基扭頭看看自己的兒子,拿起餐巾幫忙擦擦嘴:“這幾天都住在莊子上,妳看著安排。”
  “新成立的部門,要由陛下直轄,關乎於名義和榮譽,他們接受的訓練多,會的技能就多。
  將來可以成為軍隊的輜重後勤人員,包括設備維修,物資運輸。
  我準備讓他們學壹點急救的醫術,他們屬於全能兵種,為陛下宣傳,為大唐穩定作貢獻。”
  李易不想把好處給任何壹個部門,這跟他那個時候的武警不壹樣。
  他那時候的軍隊厲害,武警處在第二位置,然後消防又剝離出來。
  社會需要,才有改變。
  現在是折沖府要裁撤,進行募兵,地方上新招的人員,屬於募兵的壹種。
  他們會重點培養,壹般是處理亂七八糟的事情,若有需要,戰爭中他們來負責輜重,顯然比普通的百姓厲害。
  “由陛下垂直管轄?”李隆基感興趣了,對呀,自己管。
  “讓太監去管,落實到州府,由州府出令。”李易喝兩口湯,把太監推出來。
  太監也是人,許多時候太監辦事比正常的官員跟仔細。
  並不是史料上記載的太監如何不好,那是文人寫的史料。
  太監再不好,有哪壹次亡國是太監的原因?
  明朝的東廠、西廠,太監幹過多少次害民的事情?他們壹直是為了平衡官場,收拾官員。
  太監行事有壹個原則,別管過程怎麽樣,保證是為陛下辦好了。
  李隆基想了想:“太監下到州府協調縣裏的事情,錢財如何轉換?”
  “地方稅收,按照比例給太監,大唐第壹巡查團去監督。只要做到了勤調換,巡查團裏外派辦事的人就不可能出問題。”
  李易並不在乎太監貪不貪,把事情辦了,百姓拿到實惠,才是正理。
  李隆基考慮的不同:“巡查團的人過去,難道不會收好處?”
  “半個月派壹次,考科舉的許多人都等著安排官呢,讓他們去巡查,壹撥接壹撥,收好處?地方給好處都給不起。”
  李易有辦法,多派,人多呀,沒事派壹支隊伍出去,哪個貪墨的人想收買,他需要壹次次花錢。
  花的錢比貪的還多,給少了人家不幹啊。
  其實根本不存在治理不了的腐敗,而是不能徹底去治理。
  腐敗太嚴重了,壹下子從頭往下收拾,官府的運作要中斷。
  “好辦法。”李隆基不用李易多說,想到了關鍵之處,多派人,壹次次派。
  “官員貪腐如何能杜絕?”李隆基又問了壹個不現實的問題。
  “杜絕?三哥,妳不如問我怎麽快點把吐蕃給幹掉,這個我有辦法,我甚至親自出手,把他們的政要全殺了。”
  李易使勁搖頭,別開玩笑了。
  哪壹個國家可以杜絕貪腐?他那時世界上最廉政的國家依舊有被收拾的官員。
  好處放在眼前,誰來監督?監督的人又是被誰監督?
  所有的事情都是依靠人來處理,人就有欲望。
  壹般人口少,社會福利高,高層次教育普及高的地方,腐敗自然就少。
  沒有必要腐敗,該能拿到的都能拿到。
  換成大的國家,生活水平又低,貧富差距大,官員不貪,全憑借信仰嗎?
  “如何緩和貪腐情況?”李隆基換壹個問法。
  “當然是給錢了,要讓官員的收入高於其他人,越是處在低品級的官員越需要錢,他們的俸祿少。
  他們需要養家,有應酬,眼看著別的商人賺得多,自己吃個肉都費勁,有人給他們錢,他們就會意誌不堅定。
  另外是懲罰,咱大唐對軍隊的要求是,壹旦打了敗仗,有辱朝廷顏面,就殺。
  官員殺的很少,通常是流放,該殺就殺,放外面繼續當官,犯罪成本就太低了。”
  李易想到了歷史上的張知運,正常來說,現在已經死了,不過他還活著,活得很滋潤。
  降戶都被安置到華州和同州了,自然不會叛。
  張知運就是讓降戶把武器交出來,正常生活。
  禦史中丞姜晦去了,降戶跟他抱怨沒有武器,有狼啊什麽的自己殺不了。
  姜晦牛逼,代表朝廷,給,把武器都還給降戶了。
  然後降戶就反了,把張知運給抓起來,要送到突厥去。
  張知運被救,朝廷覺得他喪師辱國,殺了。
  對武人就這麽嚴,文官反而是貶和流,文官的犯罪成本低,當然敢動了。
  “作報告呢?”李隆基還是不想殺文官。
  “有幾個就夠了,其他的殺吧。”李易擺手,都作報告,還是犯罪成本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