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526章 寶寶漸大投石固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距離十月還有壹天的時候,李易走了,回莊子。
  他留下五十個莊戶負責管這邊的事情,其他的人全回去。
  羽林飛騎撤了九千,剩壹千人在兩個縣之間訓練和負責治安。
  劉幽求與李日知還要再呆幾天,等新的刺史和其他官員到來。
  縣令先當上了長史,升官了。
  他做得對,李易稱贊壹句,事情都沒經過李隆基,姚崇也未理會,吏部給下的行文。
  “終於往回走了,我家的沰兒還等著檢查身體呢。”在百福殿中,王皇後抱著小家夥高興。
  李箋堯現在的大眼睛更靈動了,他不但能翻身,還能坐起來在,小手抓到什麽東西就想往嘴裏塞。
  李易沒給兌換咬膠,就用胡蘿蔔切成條給寶寶抓著咬。
  大人吃飯的時候,他也跟著伸手要去抓。
  正常人家就不準孩子抓,很多時候孩子會哭,大人說著什麽不能吃、抓了手臟的話。
  王皇後不是,孩子要抓就給抓,只要別燙了就行。
  小家夥抓了東西塞嘴裏,不長時間又給吐出來。
  抓米飯和面條的時候,手上和衣服前襟蹭得到處都是,還流口水。
  即便如此,王皇後也讓抓,無非是擦手擦臉換衣服。
  李易說過,孩子這個時候是為了知道那什麽東西,什麽味道,能不能吃,好不好吃。
  “三郎,看李日知和劉幽求送來的文書,李易處理壹州之事遊刃有余,壹直讓他呆在莊子,豈不可惜?”
  豆盧貴妃提起壹件事情。
  “他不能出去,這次若不是鄭縣就在渭南的旁邊,我說什麽都不會同意他在那裏呆了好幾天。”
  李隆基拒絕給李易安排實職官。
  王皇後親壹口兒子:“叔叔的才華可不是壹州之令能容得下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也不行。對不對,沰兒?”
  “啊,啊。”小家夥被親壹口,又聽到自己的小名,著急地表態。
  “看,我家沰兒都知道。”王皇後很自然地‘聽’懂了兒子的話。
  “吃飯吧,還要羊肉抓不?”李隆基涮好壹片羊肉,呼呼給吹涼了,往小家夥的面前送。
  小家夥往後躲,他已經抓過、嘗過,不好吃。
  而且蹭得臉上有油,難受,不如啃胡蘿蔔條好玩。
  胡蘿蔔條用舌頭舔舔,還有點甜味呢,這個什麽的東西,不要。
  “來來,吃點豆腐,給妳吹涼了,就著火鍋湯吃壹口。”
  李旦變成了孩子壹下,壹臉笑容。
  他夾起塊豆腐燙燙,放在匙子用用筷子壹點點弄碎,又舀點湯,試試溫度遞到孫子嘴邊。
  小家夥張開嘴,半匙子的豆腐進嘴,自己吧嗒吧嗒嚼,手舞足蹈的,不少豆腐又掉出來了。
  “易弟說,吃飯的時候餵寶寶,寶寶會高興,這叫參與感的滿足。”
  李隆基介紹情況,他現在也懂怎麽養孩子了。
  以前跟其他女人生的孩子,他只喜歡幹幹凈凈時的樣子,其他方面他才不理會呢。
  換成李箋堯,他還幫忙換過尿布。
  在他心中,這不僅僅是個孩子,也不只是自己的兒子,更代表了皇權正統。
  孩子的出生可謂是乾坤逆轉,朝堂上的事情壹下子就少了壹堆,再沒人敢提皇後無子的事情。
  領養的楊貴嬪的兒子都給送回去了,用不著了。
  包括宗室的那些人,誰再敢背後說自己得的皇位不正?
  在李隆基不時看壹眼兒子的狀態中,壹頓飯吃完。
  九月三十日,壹家三口晚上到了李家莊子,明天的大朝會李隆基都不在乎了。
  李易昨天回來後睡了足足十六個小時,把自己都睡迷糊了。
  現在精神,感覺晚上要失眠。
  先把孩子給紮哭,驗血,看看中沒中毒,結果很好,沒中毒,同時孩子非常健康。
  “可以嘗試著多跟他玩兒,比如說他坐起來的時候把他推倒,他會覺得有意思,又自己起來。
  還有讓他用手去碰高壹點的東西,放到有緩坡的地方讓他骨碌著玩兒。
  不要怕他受傷,他現在身體柔軟,練習他蹬腿,之後就可以爬了。”
  李易壹手熟練地抱著孩子,壹手用匙子把雞蛋羹在碗中給搗得碎碎的,準備餵的時候,介紹情況。
  寶寶已經忘了剛才誰紮他取的血,現在兩只大眼睛盯著雞蛋羹看,口水順著嘴角流下來。
  “易弟,妳給鄭縣受災百姓出的法子,其他縣能用?”李隆基見兒子沒事了,說政事。
  “到了冬天,長安城中的百姓自然會養蒜苗和豆芽,外地來的同類東西賺不到什麽錢。
  鄭縣百姓的優勢是規模化,他們比起長安百姓,多了可以利用的土地。
  運到京城賣蒜苗,價格會低,我等著小根蒜出來。
  小根蒜放點鹽做成鹹菜,是任何鹹菜都比不了的,不壹定是所有人都愛吃。
  小根蒜做餡,才是最根本用途,它可以代替韭菜、蒜苗。”
  李易沒說別的地方行不行,他只談鄭縣的蒜苗是輔助性的,小根菜是主打。
  行與不行,不在於當地出產什麽,在於怎麽銷售。
  醬油的方子傳出去了,大家都會做了,李家莊子的醬油還是比別人的醬油價錢高。
  高出來足足三倍,只要李家莊子往外賣醬油,依舊供不應求。
  李易嘗過別人家的醬油,沒什麽區別。
  百姓卻覺得,李家莊子的醬油比其他的醬油好吃。
  李隆基在那裏深思,李易把雞蛋羹餵給寶寶。
  他壹點壹點餵,手腕顫抖,寶寶吃壹點,他就停。
  壹匙子全餵進去,寶寶都沒吐出來,甚至還把匙子舔壹舔,幹幹凈凈,很有成就感。
  “啊,啊。”寶寶手腳壹起動,眼睛看向自己認識的人。
  李易趕緊跟著點頭:“太好了,親壹下。吧唧!”
  於是小家夥更開心了,他就是要表達這個我吃的很幹凈,得到反饋後,快樂無比。
  “易弟,妳要用水泥給他們修房子?”李隆基想清楚了品牌的問題,換個事情咨詢。
  “用黃泥也壹樣。說起水泥,三哥,咱們的投石車,是不是制造彈丸的時候不好統壹重量和大小?”
  李易順著話題說起戰爭的情況。
  “守城的話,城裏會找工匠雕琢石頭,等打沒了,就隨便什麽往上放,妳是說……”
  李隆基反應過來了。
  對呀,用水泥制作投石車的石頭,大小與形狀,可以隨便改,等著水泥結實了,就是標準的石頭。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