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53章 天朝上國,禮儀之邦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5

  吳鴻接下了這份差事。
  不過,他轉念壹想,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要知道,時至今日,大吳本土有四十五個郡,外加壹個西域都護府,八百多個縣!
  壹個縣至少三家醫院,還要保證每個鄉開設壹個診所……
  先不說診所,醫院就要有兩千多家!
  這需要多少的醫者?
  十個八個醫者壹家醫院,夠用嗎?
  不夠用!
  而且,這還是保底壹個縣三家醫院,如延陵、吳都、金陵這樣的大縣,人口眾多,至少要五家醫院這樣。
  誠然,大吳的醫學院這幾十年來,培養出了不下十萬的醫者,但他們多被用於軍事領域,有不少人已經外出到諸藩王國定居,以及隨軍屯駐了。
  真正能被吳鴻用上的醫者,可能少之又少。
  想到這壹點,吳鴻不禁硬著頭皮,向慶忌進言道:“父皇,兒臣認為,若是在各地設立這麽多的醫院、診所,醫者可能壹時間供不應求。”
  “兒臣鬥膽,請父皇降旨,招募民間的醫者、郎中,作為醫院和診所的醫者。”
  “就算他們的醫術壹般,好歹也有著藥理的底子,經過壹番培訓之後,壹定能盡快提高醫術,料理壹些小病不在話下。”
  “善。”
  慶忌自然是了解這樣的國情。
  他想了壹下,忽然意識到了壹個較為嚴重的問題。
  什麽問題?
  庸醫問題!
  在大吳的壹些地方,巫祝之風盛行,連會最基本醫術的野郎中都沒有,人壹旦生了病,灑點聖水,禱告壹下,剩下的就是聽天由命了。
  這還算是好的,最可恨的是那種庸醫。
  庸醫不會醫術,不懂裝懂,最後胡亂用藥,把人活活治死的,也不是沒有。
  “另外,李克。”
  “臣在!”
  “我大吳要立壹條新的法令,妳且記下,隨後寫入《吳法》中,頒布出去,讓天下人都知曉。”
  慶忌語重心長的道:“在我大吳境內,凡我大吳子民,沒有‘行醫執照’,不得行醫,有違者,酌情而定,輕則流放邊國,重則斬首。”
  “所需之行醫執照,經由各地之郡醫院考得,由當地縣令、院長蓋章,若蓋章之醫者出了事,醫死了人,或者不具備應有的行醫能力,余者同罪!”
  “諾!”
  李克當即答應下來。
  在這個事情上,慶忌不會姑息養奸的。
  要是讓庸醫治病,壹不小心醫死了人,必須經過壹輪新的考核,倘若該醫者並沒有足夠的醫術,卻已經被承認有了行醫執照,那麽負責蓋章的縣令和院長,都是難逃罪責的。
  這就是大吳的株連之法。
  醫生醫死了人,不壹定要償命,或者是被懲罰,但是經過考核之後,確認該醫生沒有相應的醫術,可能是要償命的。
  這時,太子恒手持牙笏站了出來,朗聲道:“父皇,我大吳縣壹級的醫院,合該有兩三千家,所需藥材,也將士不可計數的。”
  “象郡、桂林郡、滇郡、黔中郡等地,地處偏遠,那裏的國人還較為貧困,然有藥材之用。”
  “兒臣認為,國家可以從大西南選用藥材,以使壹些貧困人家上山采藥,補貼家用,甚至是因此發家致富!”
  “善。”
  慶忌微微頷首,表示贊同。
  大吳的象郡、桂林郡、滇郡、黔中郡等地,其實就是後世的兩廣、湖南、雲南、江西這些地方,發展狀況還是不容樂觀的。
  那裏的黎庶基本上過起了溫飽生活,吃穿不愁,但也僅此而已。
  大山阻塞,如之奈何?
  大西南要發展起來,以“藥材”致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也是未嘗不可的。
  “吳鴻,此事還是交給妳負責。”
  “諾!”
  吳鴻鄭重其事的答應下來。
  坐在龍椅之上的慶忌,又環視壹周,看著在座的公卿百官們,緩聲道:“二三子,朕欲在大吳境內實行全民免費醫療的同時,壹起實行義務教育,即全民免費教育,讓所有人,凡我大吳子民都能讀書,開啟民智。”
  “爾等認為如何?”
  “……”
  慶忌的此言壹出,群臣不禁壹片嘩然,很是詫異。
  關於開啟民智的問題,大吳的君臣爭議過不是壹次兩次了。
  法家學派的大臣主張“弱民”,讀書人越少越好。
  儒教學派的大臣則是主張“強民”,讓天下人都有書可讀。
  其余諸子百家,也都眾說紛紜,莫衷壹是,誰也說服不了誰。
  以前的慶忌也是壹而再,再而三的對開啟民智的事情,閉口不談。
  壹旦提起這個事情,慶忌必然是“之後再議”,然後沒了音訊。
  這壹次,慶忌居然是主動提出來的?
  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陛下,不可,萬萬不可!”
  果不其然,鄧析第壹個出來反對,慨然道:“民智壹開,如千裏之堤決口,如洪水猛獸壹般,恐怕壹發不可收拾!”
  “常言道物以稀為貴,士子也壹樣,智者也壹樣,若士子多了,智者多了,何足貴也?”
  “再者說,天下黎庶壹旦有書可讀,不論是士兵也好,農民也罷,或是工匠,或是商賈,他們都可能壹股腦兒的選擇仕途!”
  “這人人都想當官,誰為國家務農?誰為國家務工?誰為國家當兵打仗?”
  “請陛下三思而後行!”
  “請陛下三思!”
  群臣當中,有相當壹部分的公卿百官跪了下來,請慶忌再考慮考慮。
  對此,還不等慶忌說話,太子恒就站了出來,直言不諱的道:“鄧大人所言,謬論也。”
  “我大吳號稱是天朝上國,禮儀之邦,然遍地都是目不識丁的國人,何敢自稱天朝?何敢自稱禮儀之邦?”
  “智者壹多,於國有大利也。至少是利大於弊!”
  “父皇陛下早年有壹句笑言,曰:三個臭皮匠頂個範少伯!”
  “範子是我大吳數壹數二的智者。這雖說是壹句笑言,卻也足以說明,人多力量大!”
  “若我大吳子民壹個個都知書達理,習君子六藝,忠君愛國,何敢說於國不利?”
  “至於鄧大人所擔憂者,乃是開啟民智之後,國人不能各安其業,也是所言差矣!”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