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慧眼,洞燭毫發
莫若淩霄 by 月關
2023-6-4 00:06
顧沐恩悠然轉過身來,瀟灑地壹拂肩上的冠纓飄帶,微笑地看著唐治。
許諾,他還是要的。
許諾六歲的時候,他已經將近二十了。
不久,父親就赴京任職,每年只有四十五天的假期回來。
實際上,許諾是由他壹手養大的。
對許諾,他的那種感覺,就像自己親手培植的壹株水仙花。
從壹顆球莖埋進土中,看著它發芽,親手為它澆水,
壹天天看著它茁壯長,鮮綠修長的葉片中,漸漸拱起嬌嫩的蓓蕾……
許諾是他的,也只能是他的。
但是,今天許諾竟如此不識擡舉,讓他在汝陽郡王面前丟了臉面。
看來女人果然是不能太慣著,得手之後還是要冷落她壹下,直到她肯低頭認錯為止。
唐治看著泰然微笑的顧沐恩,緩緩地道:“我扮成壹個樵夫,從妳家後宅的角門兒偷偷摸摸進了顧宅,唯壹的原因,是想在揪出真兇之前,確保顧家的安全。
但,我是當今汝陽郡王,我是禦史中丞,我是江南東道采風使、觀察使、巡按使,我本可以壹張拘票,就把妳父子提去行轅,直接訊問的。
顧沐恩,我很好奇,究竟是誰……給了妳勇氣,讓妳有膽量跟本王討價還價的?難道是因為本王太替妳們著想,才讓妳產生了如此良好的錯覺?”
顧沐恩的笑容壹下子僵在了臉上。
唐治往椅背上壹靠,淡淡地道:“真相壹天不查清楚,許諾就是反賊之女,而妳顧家,就是收容反賊的人家。
哪怕是將來證明許家是受了冤屈,也不能改變妳顧家在她還是反賊家眷的時候,便隱瞞朝廷,收留了她!”
唐治身體前傾,好奇地看著顧沐恩:“殺良冒功者,能屠了許氏滿門。顧教授,妳以為,本王請出王命旗牌,殺不殺得了妳顧氏壹家?”
顧沐恩臉上青壹陣紅壹陣的,唐治的話,就像壹記記無情的巴掌,扇得他臉都腫了。
唐治重新靠回椅背,冷冷地道:“說吧,我不想再問第二次!”
顧沐恩的臉色像吃了屎壹樣臭,掙紮半晌,才吃力地道:“學生當年……”
……
府州衙門,各種黃冊、簿冊,堆得到處都是。
貼墻的公案、居中的幾案上,全都推著各種簿冊。
在上首靠邊沿兒的地方,擺著幾盤時鮮瓜果,還有壹個茶盤。
徐伯夷帶著壹班屬員,正在逐壹翻閱、核查。
府衙派來伺候的小吏,早被徐伯夷打發出去了。
此時房中只有徐伯夷的人,他們就像搞審計似的,靜謐的房中,算盤珠子撥動聲清脆作響。
李塵宇、杜雲煙夫妻的戶籍情況,第壹天徐伯夷就已查閱到了,叫自己的屬吏都謄錄了下來。
而此刻,他正在翻閱“畫卯簿”子。
這畫卯簿是何物呢?就是打卡的證據。
不要奇怪,這玩意兒從來都不是現代的發明,更不是泊來品,古代就有了。
他們上值的時候,是要點卯的。由上司唱名清點,這叫點卯。
按時到了的人,要在簽到簿上簽字畫押,這叫畫卯。
因公出差、出病休息等意外情況,負責畫卯簿的官員,要在上面詳細標明該員無法到崗的原因。
當年,綠扇的母親生辰,綠扇的父親因此悄悄離開震澤湖老巢,回村子給媳婦兒過生日。
當時,有人要見綠扇之父,綠扇悄悄尾隨父親出村,親眼看見父親同壹群人秘密會晤,而其中壹人的長相,被她記住了。
多年以後,她已淪落風塵,被壹位官員買走為妾。
而該官員升遷刑部主事的時候,途經廣陵,受到了廣陵官員的邀請。
在這次宴會上,綠扇再壹次見到了當年曾與她父親“齊天王”秘密會晤的那個人。
此人叫李鈴舟,如今是廣陵造船大使。
而在十二年前,他是姑蘇府的錄事參軍。
所以,徐伯夷沒去縣裏調閱黃冊,而是直接來了府衙,為的就是連這府衙的畫卯冊子壹並查閱。
有關李鈴舟的各種資料,包括壹些是李鈴舟署名畫押的卷宗,都是徐伯夷壹行人調查的重點。
他查閱畫卯薄子,就是想知道,綠扇母親生日那天,錄事參軍李鈴舟有沒有來府衙簽到,如果沒來,是以什麽名目告的假。
他翻到了。
看著畫卯簿,徐伯夷微微冷笑起來。
該日,錄事參軍李鈴舟沒有上值,告假去了胥口,參加壹位知交好友兒子的婚事。
胥口鎮,呵呵,好壹個胥口鎮,綠扇和母親所在的小漁村,就在胥口鎮附近。
畫卯簿子不像正式的檔案材料,不僅沒有索引,找點東西很難,而且這東西三年之後就可以銷毀。
虧得這裏的管庫吏員太懶,這些堆在庫房深處的資料壹直都沒處理,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被他翻到了。
徐伯夷微笑地提起筆,將所查到的資料壹筆壹劃地抄錄了下來。
看來,他還得去壹趟胥口,了解壹下當年那壹天,該地成親的人家。
……
嶽小洛帶著他的屬吏,是從縣衙查起的,接著才是府裏。
到底是禦史臺的幹吏,精通“六察法”律例和查辦方法的人。
嶽小洛按照六察的規矩,壹察官人善惡;二察戶口流散,籍帳隱設,賦役不均;三察農桑不勤,倉庫減耗;四察妖猾盜賊,不事生業,為私蠢害;五察德行孝梯,茂才異常,藏器晦跡,應時行用;六察黯吏豪宗,兼並縱暴,貪弱冤苦不解自申者。
這些事,光聽別人說沒有用,通過很多數據,是可以暴露的明明白白的。
比如黯吏豪宗,兼並縱暴這方面,只要查閱壹些稁強以前有多少田畝,現在有多少田畝,就知道他又兼並了多少土地。
當然,也有瞞田的,寄田的,不過瞞的壹方手段不壹,嶽禦史查的手段,也不只這壹點不是?總得壹步步來啊。
但這些事兒,嶽小洛只要交給察院那些屬吏就行了。
他呢,抱著壹壺茶,到處找官吏聊天扯淡。
就嶽禦史那馬屁神功,作為壹個京官,肯放下身段,和顏悅色,還怕找不到聊天的朋友?
嶽禦史聊天的範圍非常廣泛,過去的現在的、衙門裏的百姓家的,東拉西扯,無所不聊。
幾天下來,李鈴舟李參軍在姑蘇的時候,與什麽人家交好,有哪些經常往來的朋友,也被他摸得壹清二楚。
……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南榮女王此時就在打工。
這壹回,他沒扮女人。
因為他聽不懂吳越之地的方言,所以他用了壹天的時間,了解當地的市井百業。
第二天他就報名去做了工人,在壹家絲綢作坊,當起了打工人。
他已經了解過了,因中原多亂,南方富庶,北方多有跑到南方打工賺錢的百姓。
而在北方混不下去的人,到了南方也是壹樣,他們幹不了太有技術的活兒,賣把子苦力養家糊口而已。
在這些行當裏,有不少北人,他們久居南方,但仍懂北方語言,南榮女王只能從他們這兒著手。
南榮女王在這家絲綢作坊,幹的可不是後邊制作絲綢的工匠,他沒那手藝。
他幹的是最前端的活兒,煮繭。
煮繭的氣味兒實在不好聞,可幾天下來,他的鼻子也習慣了。
大鐵鍋裏,沸水煮得蠶繭上下翻滾,看看顏色已經差不多了,南榮女王便用壹個大爪籬把它們撈出來,放在旁邊盛滿熱水的大木盆裏。
南榮女王壹邊浸泡、清洗蠶草,用爪籬按壓浮在水面的蠶繭,壹邊同旁邊的工人嘮著閑嗑。
自從六十七名人證盡皆死於壹場離奇大火,江南百姓對於當年的“殺良冒功案”便諱莫如深。
南榮女王雖然再三誘導,那些工友也並不懷疑他的身份,但還是少有人願意提及此事,偶爾有人說上幾句,馬上就警醒過來,不再多言。
不過,對於李塵宇跑了壹趟朔北,才半年多的光景兒,自己的家和美貌媳婦兒就全都變成了別人的這件奇事,他們倒是並不忌諱。
這件事本來就充滿了傳奇性,再加上女主人的美貌,潘真人的傳奇,大家說起來津津有味,南榮女王聽得當然也是津津有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