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飛的夢幻人生

wanglong

都市生活

1981年9月27日,星期日,傍晚。
“老大,妳不覺得老五有些怪?就象換了個銀(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十九節 孤獨的春節

榮飛的夢幻人生 by wanglong

2023-2-1 21:57

  83年首開春晚。據說辦春晚只是央視幾個編導臨時的起意,他們也沒有想到這臺晚會會成為國人的壹道精神大餐,帶給十幾億中國人無盡的歡樂和永恒的記憶。
  榮飛沒有看過83年的春晚,那時家裏還沒電視。家裏的第壹臺電視是84年買的,十六寸的福日牌彩電。家用電器正處於火爆銷售的時代,在短缺經濟下苦熬了幾十年的中國人對各式各樣突然冒出來的電器懷有極大的購買熱情。那是真正的賣方市場,可惜好景不長,很快就變成買方市場了。中國體制改革爆發出的驚人的生產力對家電業是壹次痛苦的洗禮,站住腳的企業不多,但它們的產品無論外觀還是內在質量都與國外同時代的產品接軌了,相差的只是研發能力的不足,這個差距卻在很多年後都沒有徹底改變。榮飛曾想過自己進入這個也算暴利的行業,但先知先覺不等於無所不能,仔細考慮後放棄了這個念頭。
  記憶裏的83年春節也是和奶奶壹起過的,父母及叔叔嬸嬸都沒有回來,他們只是82年為了分家回來陪老人過了壹次年。那個春節的記憶是灰暗的,孤獨的,精神和物質都極度貧乏,為了擺脫腦子裏的那個倩影,榮飛極感痛苦。壹面聽著爆響的迎春鞭炮,壹面苦熬漫漫長夜,在黎明時反而睡著了,直到鄰居給奶奶拜年,自己仍睡在炕上。
  可是情況不壹樣了。現在他手裏握有絕大多數國人不曾擁有的財富,他有義務讓奶奶的春節更加豐富多彩壹些。
  從臘月二十三的小年起,榮飛埋頭幫助奶奶準備春節的壹切。他去城裏買了新的床單被單,奶奶的全套內衣,這時純棉的衣服極多,而且價格比化纖的反而便宜。奶奶裹過腳,鞋子很不好買,跑了很多商店總算買到了合適的棉鞋和她要的褲腳帶。她總願意將褲腳用黑色的帶子紮起來。看到商店熱賣彩電,榮飛臨機壹動,花1600元買了臺16寸上海產的金星彩電。雇了壹輛三輪車送到了傅家堡,忙乎了壹個下午在傅秋生的幫助下將天線架起來。
  傅秋生是來給王老太送菜的,這個冬天他掙了去年三倍的錢,家裏已經準備開春翻蓋房子,農村定親早,已經說下了鄰村的壹個18歲的女孩。秋生並不瞞榮飛,這麽早就籌劃結婚卻讓榮飛感到意外和不適應。
  “太早了吧?過年妳才二十啊。”
  “村裏都算虛歲的。”
  “那也太早了。急什麽呢?還怕找不到對象?”
  “我和妳不壹樣。”
  “怎麽不壹樣?有個老掉牙的故事,不妨說給妳聽聽。”榮飛註意到秋生已經學會了吸煙,壹會兒功夫已經吸了二支煙。“壹個放羊的孩子,每天辛苦放羊,別人問他放羊為什麽,他說,為了娶媳婦啊,取了媳婦幹什麽?生娃娃唄,娃娃長大了幹什麽?放羊唄。秋生,要打破這個怪圈。妳是不是覺得搞了二年大棚菜掙了點錢就不錯了?”
  “是啊。壹個冬天掙的錢比種三年地還強。這還不好嗎?”
  “妳就沒有想過幹得更大些?”
  “不記得我給妳說的了?大棚菜不是什麽復雜的技術,別人很快就學會了,今年村裏是不是已經有人搞大棚菜了?”
  “是。西頭有兩戶搞了,不過他們的菜不如我家的。”
  “那是妳們經驗比他們豐富。經驗嘛,很快就趕上來,到傅家堡家家都幹這個,妳的錢就不如現在好掙了。”
  “家家都搞,這可能嗎?”
  “怎麽不可能?妳能掙人家不能掙?”榮飛正色說道,“秋生,眼光壹定要長遠壹些。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北陽市離傅家堡不到30裏,城市的擴張將大量占地,這兒最終會變成蔬菜產區,原來的菜區像新井村都不存在了,城市的幾百萬人可是要天天吃菜的。再往後,村裏的大部分的土地都被政府征掉了,妳怎麽辦?所以要早做打算。”
  “怎麽打算?”秋生壹時間腦子轉不過來。
  “哈哈,妳得動腦子啊。比如,妳現在就將種地改成種樹……”
  “種樹?”
  “是。種果樹,而且壹定要選好品種。等果樹老了該換新的了,征地也征過來了,政府會給賠償,地裏有果樹,賠償會多的多。照這個思路去想,妳們的辦法比我多。除此之外,還可以辦廠子啊,我剛才說了,城市要擴張,擴張就需要大量的磚。辦個磚窯不難吧?”
  “妳想的太遠了……”
  “妳回去跟妳大哥聊聊。他下棋下的好,為什麽贏棋呢?就是想的步子遠……”榮飛發現現在自己只要有機會就不遺余力地培養新壹代富豪。
  “讓我想想。”秋生說,“反正過年有電視看了。妳爸他們回來嗎?”
  “不回來的可能性大吧?”
  “那我三十夜過來。”
  秋生走後,奶奶開始數落榮飛。當然是花錢問題了,進壹次城就花掉小二千塊,錢是風刮來的啊?妳掙了多少?那天妳爸說的妳也聽見了,將來不管妳怎麽辦?
  “哈哈,奶奶妳想多了。妳們這代人,包括我媽他們那代人都經歷了不同尋常的貧困生活,對缺錢的日子太害怕了。我能掙第壹筆錢,就能掙來第二筆,第三筆。現在的時代,掙錢簡直太容易了。”
  “不要吹牛。電視我不會用,也看不懂。等過完年妳給妳家拿回去好了。我讓妳的買的年貨壹樣沒買,卻買了這些無用的東西。明天妳再去城裏,把我給妳說的買回來。還有,那輛車子既然是借的,就還回去,人家過年也要用。”
  “紅糖,水果糖,藕粉,麻糖,糯米……”榮飛壹樣樣數著奶奶交代的東西,表示自己沒有忘記。都是些很有意思的東西,包括年畫。那可是後世徹底消失的玩意,是不是也有收藏價值呢?榮飛想想,張昕的自行車也要還給她,明天就再去壹趟吧。
  “還有,明天回去問問妳爸,問他們過年回不回來?”
  榮飛知道,奶奶是希望他們回來的。
  將自行車還給張昕,禮貌地拒絕了張昕父親共進午餐的邀請,榮飛急急從張昕家逃出來。張昕父親對榮飛所做的壹切都極感興趣,特別是他寫的那些歌。榮飛謊稱自己家裏有急事才離開張家的,不然很難擺脫張父的“糾纏”。
  “妳這個同學很有意思啊,”張立國笑呵呵地對張昕說,“我看了他寫的歌,不像是壹個二十歲的青年所做。且不說樂曲,我是不懂樂曲的,但我也嘗試著寫過詩,壹個人的風格很難變化,如果可以千變萬化的,絕對是天才。如果不知道內情的話,《紅旗飄飄》、《千萬次的問》、《飛得更高》和《東方之珠》,像是出自壹人之手嗎?”
  “妳是說他剽竊?”
  “不是有唱片公司買了版權嗎?那就證明不是剽竊。所以我很奇怪。可惜這小子不給我機會。”
  “他很喜歡古詩的。他跟我說過。”
  “昕兒,妳是不是喜歡人家?”
  “哪有。爸爸我不理妳了。”
  “我的女兒也知道喜歡人了。”張立國出乎意料的沒有反對張昕的戀愛,只是在心裏嘆息歲月的無情,自己追求張昕母親的日子仍恍然如同昨日。
  榮飛從張昕家出來,溜達著往家走。從農機廠到紡織廠,中間隔著兩個小廠子,電機廠和紡織配件廠。對紡配廠,榮飛的印象是深刻的,他高中時的壹個同學就是紡配子弟,該廠在九零年前就破產重組了,廠子被市經貿委為首的改制領導組強行並入了紡織廠。原廠址上建成了北陽第壹個現代意義上的小區。壹水兒的五層樓房當時令紡織廠的職工非常羨慕。小區建成的具體的時間卻記不清了。榮飛腦子裏忽然壹亮。有關陶氏建築的發展思路終於打開了。
  懷著興奮的心情,榮飛回到紡織新區的家,父親不在,只有母親在用單筒洗衣服洗床單被單類的東西,地上堆著都是剛拆下來的臟東西。
  “媽,妳今天休息?”榮飛沒看見父親,心裏稍微舒服了壹些。
  魏瑞蘭哼了壹聲。
  “我奶奶問妳們過年回不回去。”
  “不了,過幾天妳回來壹次把準備好的年貨給妳奶奶帶回去就行。”魏瑞蘭不想多說話。
  “好吧。”榮飛也不想多待,還有奶奶交代的壹大堆年貨要買呢。
  “等等,”魏瑞蘭濕著手從抽屜裏取出拆開口的壹封信,“妳的,知道誰來的嗎?”榮飛緊張起來,他最怕是深圳來的,那樣他的所有秘密全都露餡了。轉念壹想,李粵明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他家的地址,難道是張昕來的?這妮子寫什麽信啊?因為母親的態度說明這封信不是正常的同學來信。“真不怪妳爸說妳,什麽時候認識唱歌的呢?唱歌的有幾個好東西?”原來是甄祖心的信。“媽,妳怎麽能私拆人家的信件呢?這是侵犯我的隱私權。”魏瑞蘭氣道,“對我們也有隱私權?真是長大了啊,還沒結婚呢就成了這樣!”她壹把將信扔給榮飛,不理他了。榮飛接了信出來,在路上抽出信紙,甄祖心在信上只是講了她在北京的生活。希望榮飛有機會去看她,並且叮囑榮飛,如果寫了新歌壹定寄給她。並無出格的話語,母親生什麽氣呢?這個時候的父母啊。榮飛嘆氣。
  春節就這樣過了,壹切仍延續著奶奶固守的傳統。比起去年,不同的是冷清了很多。因為只有兩個人,奶奶的火鍋也沒點,從臉上可以看出奶奶的寂寞,她愛孫子,可是壹樣惦記著兒子媳婦。在這樣的大節裏,她企盼著兒孫滿堂。叔叔和嬸嬸最終沒回來,和父母壹樣,只是送回來壹些年貨。他們回來的時候榮飛正好不在,也沒有見到。有了電視機做伴,並不是很孤獨,83年的春晚說實話很壹般,榮飛發現,為胡松華伴舞的竟是斯琴高娃。此時的高娃大概還不為國人熟知呢。最令人吃驚的是李谷壹竟然壹口氣唱了七首歌,都快趕上專題演唱會了,擱在後世簡直不敢想象。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