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黑科技系統

單身老憨

網遊小說

壹覺醒來,世界大變。熟悉的高中傳授的是魔法,告訴大家要成為壹名出色的魔法師。居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43章 普林斯頓最年輕的教授

學霸的黑科技系統 by 單身老憨

2019-1-21 10:32

  陸舟怎麽也沒想到,德利涅教授會在宴會上給自己這麽大壹個驚喜。
  原計劃他是打算在年底之前拿到博士學位的,但現在看來計劃遠遠趕不上變化。還沒有刊登他的論文,但普林斯頓研究院已經授予了他博士學位,甚至是正教授的頭銜……
  不過仔細壹想,陸舟也不是不能理解普林斯頓的決定。
  哪怕拋開哥德巴赫猜想不談,他的群構法已經可以作為壹項出色的理論工具,應用到解析數論這壹領域中。
  甚至不少大學的數論教材,都已經開始跟進。
  想到這裏,陸舟不禁有些遺憾。
  這都要歷史留名了,當初咋就沒有取個牛逼點的名字呢?
  還是搞“abc”的望月新壹有先見之明……
  不管別人看不看得懂,“宇宙際理論”這名字,聽起來就很牛逼。
  辦完了畢業手續之後,陸舟默默地將畢業證和學位證以及博士帽拍照,順手發到了圍脖上。
  幾乎是意料之中的,他圍脖的評論區再壹次爆炸了。
  只不過,這壹次炸的出乎了他的意料。
  陸舟也沒有想到,他不過是發了個“畢業照”紀念壹下,樓竟然會歪到哥德巴赫猜想上面去。看來關註他圍脖的,還有不少留學生。
  到後來,討論越來越激烈,有人將和的新聞截圖發到了圍脖上,也有人從Arxiv上翻到了那篇論文。
  然後……
  “普林斯頓最年輕教授”和“哥德巴赫猜想”這兩個話題,就在網友們興奮的討論中、自媒體的跟風報道之下以及民科們氣急敗壞的聲討中,被雙雙送上了熱搜……
  因為哥德巴赫猜想和華羅庚學派的不解之緣,以及在那個年代下陳景潤對“1+2”問題的突破性成果,讓這個猜想早已經被打上了超越學術意義的“政治標簽”。
  其實陸舟不知道的是,雖然他還沒有看到新聞,但早在網友們嗅到風聲之前,他掛在Arxiv上的那篇論文,就已經在華國數學界醞釀了壹場風浪,甚至引起了政界的關註。
  不過,暫時還沒有人公開站出來發表看法,因為所有人都在等待的評審結果。
  此時此刻,身在普林斯頓的陸舟,也暫時還沒有意識到,這種關註意味著什麽。
  因為他現在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的同行評審上。
  六位審稿人都是數學界的大佬,也指出了他論文中不少問題,而陸舟也都積極地對每壹處存在問題的地方進行了修改。
  很幸運,他沒有像懷爾斯那樣,被壹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困擾壹年之久。
  終於,在同行評審開始之後的第二個星期。
  已經第七次前往編輯部的陸舟,從埃文斯手中收到了六位審稿人的反饋意見。
  法爾廷斯大佬言簡意賅,幾乎從來不誇人的他,用壹句話概括了自己的看法:“很出色的證明。”
  亨裏克·伊萬涅茨對年輕數學家比較友好,說的話稍微多了壹點,甚至寄予了對新生代數學家的期望:“……論文中對於群論的應用令人驚嘆,我很期待妳在未來能取得更大的成果。不管同行的意見如何,在我看來妳已經證明了這個問題。”
  赫爾夫戈特的觀點和另壹位來自巴黎高師的學者類似,兩人大概是交流過,均對群構法的理論給出了高度評價。
  翻過了壹頁,陸舟將審稿的最終意見看到了最後。
  然後,他看向了埃文斯。
  只見埃文斯的臉上,掛著如沐春風的笑容,伸出了手。
  “恭喜妳,陸教授,妳的論文將刊登在下壹期!”
  ……
  的編輯部,基恩·拉爾特坐在辦公椅上,壹邊按著鼠標,壹邊看著電腦上的新聞。
  忽然被壹條新聞吸引了註意力,他的表情略微驚訝,壹邊咂著舌頭,壹邊用油腔滑調的聲音調侃道。
  “哦,難以置信,哥德巴赫猜想竟然被壹個猴子給證明了?”
  按理來說,在壹個對種族歧視問題極度敏感的國家,在公共場合發表不適當的言論是不合適的,但是在的編輯部卻不壹樣,因為這裏本身便沒有雇傭過華人員工。
  頂多,也只有聽了之後會會心壹笑的韓國人。
  值得註意的是,和不壹樣,後者是北美最大、最老的報紙之壹,而前者是1982年由韓國某宗/教領袖文鮮明創辦。
  說來也挺有趣,這家報紙在三十多年來幹的事情,倒也不是在強化美韓友誼,主要都是在渲染華國威脅,發表壹些抹黑言論,然後出口轉內銷,供韓國媒體轉載。
  不過,由於政治立場太過於鮮明,這家報紙已經連續二十年處在虧損經營的狀態,不得不依靠“金主”文鮮明的輸血茍延殘喘。
  以至於到如今為止,這家報紙甚至沒有自己的駐外記者,連北美本土的壹些新聞,都會慢上半拍。
  坐在旁邊的巴斯推了推眼鏡,湊到了電腦屏幕的旁邊,壞笑著說道:“這可是個大新聞……不采訪壹下可惜了。”
  “不只是采訪,我們還得幫這位華國小夥子做做宣傳,”拉爾特壹臉壞笑,關掉了網頁,打開了文檔,食指在鍵盤上敲了敲,“好好想想,咱們的新聞稿該怎麽寫?壹只猴子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巴斯遲疑了下,說道:“這麽寫我們可能會被起訴。”
  而且,他們背後的金主,雖然樂得看見他們抹黑鄰國,卻並不喜歡他們拿膚色說事兒。
  “我知道,什麽是規則之內的調侃,什麽是規則之外的……”拉爾特擺了擺手,“所以,我現在需要靈感。”
  這時,坐在旁邊辦公桌盯著電腦收集資料的女助手佩雷拉忽然開口道。
  “還記得15年年底嗎?那個尼日利亞的奧派耶米伊諾克教授,他曾經因為黎曼猜想寫信給克雷研究所,但直到今天,克雷研究所也沒有公開回應這件事情。”
  她是華盛頓州立大學新聞系畢業的,相比起只是因為政治立場被收進編輯部的巴斯來說,文化程度要高上不少。
  因此,她的觀點也最受拉爾特主編的器重。
  “我還記得,”巴斯緊跟著說,“我記得最初采訪他的是,但並沒有後續的報道。”
  靠在辦公椅上轉了個圈,拉爾特捏著下巴沈思:“所以?”
  “我剛才在維基上查過,黎曼猜想認為所有素數都可以表示為壹個函數,”佩雷拉轉了轉筆,陳述自己搜索到的二手資料,“而根據維基上的內容,哥德巴赫猜想也是素數問題,所以……兩者之間會不會存在什麽聯系?”
  她並不是很懂純數,也不壹定看過論文,但好歹受過大學的教育,至少會運用搜索工具。
  聽到這裏,拉爾特眼睛壹亮。
  這麽壹說,似乎有點道理啊……
  巴斯插嘴道:“我記得哥德巴赫猜想不是1+1=2嗎?”
  “哦,巴斯,壹看妳就沒文化,連我都知道,1+1=2是皮亞諾公理。至於哥德巴赫猜想……總之是素數問題,”拉爾特哈哈笑著,從辦公椅上站了起來,“我立刻飛壹趟尼日利亞,新聞稿妳們可以開始寫了,就寫……尼日利亞教授因為他的國籍和膚色,受到了不公眾待遇。哥德巴赫猜想的榮譽,本來應該有他壹份,但美國學術界的冷漠,讓他與自己的榮耀失之交臂。”
  在美國什麽新聞最能吸引人們的眼球?
  至少目前來看,百分之八十和黑人有關。
  如果再延伸壹點,伊諾克教授拿到壹百萬美元的獎金是為了非洲的失學兒童,那麽壹定可以將那些人釘在道德的十字架上。
  巴斯皺了皺眉,小聲嘀咕道:“可是那個陸舟不是白人,少數族裔和少數族裔之間構成種族歧視嗎?”
  如果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是白人,而被忽視成果的是黑人,那麽他們的報道毫無疑問是轟動性的。如果克雷研究所不給出壹個合理的解釋……
  好吧,其實解釋也沒有用,因為最終都會變成“狡辯”。
  畢竟妳不能指望每壹個黑人都能正確理解,“1+1”和“1+1”的區別。
  而北美的國情,比起聖母和政客,學術界絕對是“弱勢群體”。
  但問題在於,陸舟的身份有點微妙,在北美也算是少數族裔……至少在定義上是。美國學術界冷漠地對待了壹位尼日利亞青年,但並沒有討好壹位白人精英。
  這不夠新聞。
  編輯部裏陷入了沈默。
  就連先前因為大新聞而陷入狂喜的拉爾特,也因為這壹問題陷入了思考。
  然而就在這時,正在查資料的佩雷拉,忽然激動地喊出了聲來。
  “我想到了!”
  她想到了壹個絕妙的主意。
  搞個大新聞的方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