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崛起

嶺南仨人

科幻小說

米國。
馬薩諸塞州(麻省)的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
這裏坐落著著名的常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

納米崛起 by 嶺南仨人

2021-11-8 21:51

  燧人公司總部。
  從魔都返回的蔣海霖,直接來到了林百傑辦公室。
  剛剛打發了三星談判團隊的林百傑,看到壹臉無奈的蔣海霖,就知道他此行並不順利,笑著說道:
  “喝杯茶先。”
  坐下來的蔣海霖,輕呼了壹口氣:“那幫家夥,壹點誠意都沒有,根本就沒有想改變自己,現在國內的股市問題,根本原因就在他們自己身上。”
  “意料之中。”林百傑笑著搖了搖頭。
  “對了,修遠的意見是?”
  林百傑擡了擡眼鏡:“執行B計劃,在大連交易所上市。”
  “大連交易所可以上市嗎?”蔣海霖有些不解,他這些天都在忙碌和A股那邊談判,並沒有註意到大連交易所的情況。
  林百傑將壹份內部文件遞給他:“這是兩天前的內部批文,允許我們在大連交易所做試點,不過僅限於礦石相關的企業。”
  “也就是說,公司打算讓藍星礦業上市?”蔣海霖瞬間反應過來。
  林百傑點了點頭:“目前藍星礦業,已經累計出售了25%的股份給社保基金,剩下的15%,估計會在2015年前後完成交易。”
  之前燧人系將藍星礦業的壹部分股份,出售給社保基金,按照交易合同,最終社保基金將獲得藍星礦業40%的股份。
  隨著藍星礦業在全球的大擴張,社保基金1.68萬億購買40%的股份,絕對賺大發了。
  要知道目前藍星礦業,在全球的各大子公司,包括力拓、呂宋銅礦開發公司、摩洛哥磷酸鹽開發公司、漠北新機遇礦業、哈薩克礦產開發集團、西伯利亞礦業、秘魯銅業、新幾內亞鋁土開發公司等37個子公司。
  合計資產達到了7.6萬億華元,是全球最強大的礦業聯合體,在國內還擁有眾多的精煉基地,可以生產礦物燒結砂、納米粉末。
  在出售了40%股份後,林百傑和黃修遠經過深思熟慮的討論,決定推動藍星礦業上市。
  但是之前和A股談判不順利,對此黃修遠早就安排B計劃,讓大連交易所獲得股票交易經營的資格。
  論關系,大連交易所和燧人系之間,可比上交所、深交所要親近得多,大連交易所的總經理李宏文,還是黃氏國際的前總裁。
  因此黃修遠更加傾向於在大連交易所上市。
  根據這壹次的內部批文,大連交易所獲得了股票交易的牌照,但是在2012年~2015年期間,最多只能上市10家公司,而且必須是礦業相關的企業。
  看完文件後,蔣海霖直接問道:“老林,藍星礦業打算還是按照之前的計劃,上市10%的原始股?”
  “嗯,10%已經非常多了,畢竟藍星目前的總資產達到7.6萬億,10%就是7600億,發行100億股,每股就要76元了。”
  蔣海霖自然明白,藍星礦業太龐大了,又是華元—礦石體系的重要核心之壹,10%估計還要分批發售。
  按照計劃,藍星礦業的上市流通股,分成兩部分發售,壹部分是內部認購或者獎勵,壹部分是隨機抽取。
  而這壹部分股票,采用區別於A股的同股不同權。
  但是大連交易所的股票,卻有另壹個硬性條款,那就是三年之內必須分紅,而且分紅比例不得少於當年凈利潤的20%。
  從第四年至第十年期間,分紅年份不得少於三次;從第十壹年起,每年必須分紅。
  這樣設計的目的,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讓股票回歸本質,變成壹種投資理財,而不是壹種投機賭博的金融遊戲。
  只要分紅足夠多,又能夠長時間維持,相信會吸引到不少長線投資的股民。
  實際上藍星礦業的盈利能力非常強,作為全球最大的礦業聯合體,交易的礦石數量是非常驚人的,今年預計凈利潤將達到3500億華元左右。
  這個盈利規模,將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而提升,並且會維持很長壹段時間。
  而藍星上市,對燧人系內部而言,也是非常巨大的利好,很多達不到配股要求的員工,可以通過內部認購的機會,獲得藍星礦業的股票。
  同時對壹部分有傑出貢獻的員工,也可以獎勵壹部分藍星礦業的股票,這個股票和虛擬股比較起來,好處是可以長期持有,還可以交易。
  內部虛擬股既不能交易,也存在壹定限期和壹些限制。
  這壹次藍星礦業的上市,算是給員工們壹個機會,可以獲得藍星礦業的股票。
  蔣海霖略帶壹絲興奮:“內部認購和獎勵,修遠打算什麽時候開始?”
  “五月份開始,藍星礦業六月壹號在大連交易所上市。”
  喝了壹口綠茶,蔣海霖笑著問道:“老林妳這壹次會拿到不少激勵股票吧!”
  “不多,就兩千萬股,妳也有壹千兩百萬股。”林百傑顯得波瀾不驚。
  “兩千萬股可是15.2億,老林妳壹下子就成了億萬富翁了。”蔣海霖開玩笑道。
  其實他們早就是億萬富翁了,畢竟這些年來,公司激勵的虛擬股分紅,加上年終獎和工資,還有房子和車子之類,有好幾億資產是挺正常的。
  但是管理層的分紅,可比不上那些技術人員,比如陸學東、張鏡鑒、苗國忠這些科研部的核心,身價都在十幾億左右。
  不過陸學東這家夥平常很少用錢,除了給家裏裏面壹些錢,做壹點小生意,剩下的錢他都成立了壹個慈善基金,掛靠在燧人公司的慈善項目中。
  單單是今年,陸學東就捐款了5億華元,用於資助國內落後地區的教育,以及資助貧困的糖尿病患者。
  燧人系的慈善基金會,壹眾管理層都有以自己名義設立的慈善基金,畢竟黃修遠每年都至少捐款十幾億,這些管理層多少要意思壹下。
  基本現在國內各個地區,都有燧人慈善基金會的存在,而各種慈善項目,林林總總有幾十個之多,都是掛靠在燧人基金會上的公司管理層捐款。
  蔣海霖和林百傑聊了十幾分鐘,討論藍星礦業上市的各種細節問題,以及如何處置出售股份獲得的資金。
  目前半導體上,資金非常充足,並不需要將這筆錢投入半導體和消費電子之類。
  “我和修遠討論過幾次,投資在醫療項目吧!”
  蔣海霖壹楞:“醫療?也對,神農集團成立都快壹年了,發展得如何了?”
  對此林百傑,也沒有報太大希望:“馬馬虎虎,藥物實驗室倒是建了十幾個,項目也上馬了不少,就不知道有多少可以開花結果。”
  “只要有壹兩個項目成功,投資至少不會太坑,畢竟西方發達的醫療技術,也是幾十年來的不斷積累。”
  對於蔣海霖的話,林百傑點了點頭:“修遠,就是打算通過砸錢,縮小國內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