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葉打造蟲群科技樹

百戰羊

科幻小說

死了之後的世界是這樣的?
壹個光球形態的靈魂在漆黑的空間中飄蕩,祂勉勉強強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五十章 這是質量的戰爭

在木葉打造蟲群科技樹 by 百戰羊

2024-2-15 21:11

  第二波物質沖過六弦星的時候,遭到了數十萬道高能粒子的射擊,但損失並不大,關鍵還是速度。
  第三波物資抵達前,六弦星的戰艦群大規模出動了,它們排列成整齊的隊列,開啟了電磁護盾,在計算好的時間爆發全部的火力迎擊物資流。
  這壹次的物資和蟲群完全被攔截下來,但周文明絕對沒有虧,因為兩百萬噸物資擊毀了兩千多艘戰艦,這些戰艦中最小的質量也在百萬噸級以上。
  戰艦群調整了隊列,並將戰損的戰艦殘骸擋在前面,嘗試阻攔了第四波物資,最終依然損失了壹千兩百多艘戰艦。
  這完全是拿戰艦堵炮口的行為,戰損比落差高達三個數量級,於是戰艦群撤退了,只留下了三千多艘戰艦殘骸堵塞航道。
  這些殘骸在第五和第六波物資流中阻攔了大約四分之壹的物資,蟲群損失更加嚴重壹些,達到了壹半的程度。
  但這些損耗並不是白白浪費了,它們重新清掃了航道,為戰錘、大炮,以及四十位化身的抵達創造了條件。
  智慧的最大價值在於隨機應變,和純粹的物資蟲群不同,戰錘、大炮和化身們在掠過六弦星的時候向這顆嚴密保護下的行星投放了蟲群。
  因為投放的太過突然,戰艦群和星環上的武裝反應不及時,六千多只蟲子中只有數百只遭到了火力攔截。
  但是這些蟲子並沒有能夠順利抵達行星地表,它們的速度太快了,絕大部分都在大氣層中被燃燒殆盡。
  少數受到陣型保護的蟲子抵達了地面,但也如同流星壹樣在地面上砸出來壹個個隕坑,自身更是死的渣都不剩。
  戰錘他們投放蟲子目的並不是投放兵力,蟲群沒有任何兵種能夠在每秒壹千公裏的速度下活著降臨行星,它們其實只是運載工具,保證藏在體內的孢子能夠進入大氣層而已。
  戰爭的壹條基本原則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戰錘無法接受在不知道對方底細的情況下,盲目的進行戰爭,這才有了這次投放行動。
  孢子會利用六弦星的有機物質,重新組成偵查型的蟲子,對艦隊嚴密保護下的星球進行偵查,並嘗試將信息傳遞出來。
  這壹次投送的孢子並不能演變成戰鬥和破壞兵種,因為戰錘認為情報第壹,得到了行星情報後,自然可以安排更加精準的投送計劃,持續不斷的輸送戰力進入行星作戰。
  戰錘他們帶來了上百個蟲繭服務器,隨機的投放到了這個恒星系中,保證了精神之海的聯通,避免出現因為最後壹個的完好蟲繭服務器出現故障,導致流星和大部隊失聯的情況。
  兩位降臨者支援到達,人手頓時寬裕起來,各方面的建造工作迅速展開,蟲群的擴展速度驟然提升十倍不止。
  尤其是大炮,作為工業組的降臨者,他最擅長的就是軍事工業建設和攻擊性武器的生產。
  在大炮的主持下,礦產、冶煉、化工三大基礎工業快速展開,經過冶煉的金屬資源和大規模化工產品產出,使得母巢生產方式再次改變,節約了大量工序,生產蟲子的速度暴增壹百多倍。
  幾天後,隨著基礎工業體系完備,軍事工業的生產也展開,大批的自動化防禦武器開始武裝主基地矮行星。
  假基地和分基地也沒有落下,這些大大小小的天體上布滿了防禦武器,壹個個都在迅速的向火刺猬轉變。
  ……
  周文明快速擴張的時候,六弦星也沒有閑著,無法計數的偵查機和偵查衛星被放飛,展開了地毯式的搜查。
  壹支三百艘戰艦組成的艦隊,順著七波物資流的軌跡追蹤偵查,沿途不斷釋放更多的偵查飛機。
  充沛的兵力讓六弦星能夠雙管齊下,展開全方位的偵查,周文明隱藏不了多久了。
  大炮突然在頻道裏說道:“想不到,六弦星看起來特別執拗,但應對局勢變化的動作竟然滴水不漏,沒有給我們任何機會。”
  戰錘問道:“孢子行動?”
  大炮回答道:“是,失敗了百分之九十九了,勉勉強強能回饋壹點信息。”
  “六弦星竟然在我們的蟲流星軌跡上進行大範圍的消殺,除了極少數的孢子,竟然被他們給全滅了,白瞎了老子壹番辛苦。”
  孢子的單個個體極小,這是它的優勢,但也是劣勢。
  個頭極小就很容易滲透入侵,在不知不覺中就把敵人拖入死亡的深淵。
  同時微小的孢子也缺乏抗性,容易被簡單的消殺手段覆滅,比如最簡單的醋酸就可以。
  而且孢子太小內部儲存的信息就不可能有什麽冗余,在遭到輻射後,甚至是自然繁殖的分裂後,信息都會缺損或錯誤,這就是絕對無法避免的熵增。
  孢子是以彼此為冗余對抗熵增的,當數量少到壹定程度後,孢子就很難傳遞足夠正確的信息,不足以發展成更高級的蟲群。
  所以盡管還有孢子殘存,並且也能夠確認正在緩緩的適應環境,後面很可能重新發育繁殖。
  但到了那個時候,這些孢子就將變成六弦星的生物之壹,不再是周文明的蟲群組成部分。
  大炮說道:“現在孢子還能反饋壹些信息,但是越來越弱了,最多四天後孢子的變異就會超出蟲群的範疇,我就會失去對孢子的控制。”
  流星詢問道:“反饋到的信息中有什麽價值嗎?我和六弦星周旋到現在對他們的情況還是流於表面。”
  大炮回答道:“信息不太多,只知道六弦星的生態環境非常好,生命格外繁盛,不過沒有發現城市這樣的環境。”
  戰錘突然說道:“信息太少,無用。”
  大炮自己也說:“的確是太少了,而且就算是有城市,面積那麽小,遇不到也很正常。”
  他繼續說道:“六弦星的應對太緊密了,到目前來看已經堵死我們取巧的路子。這個恒星系也太幹凈了,沒有巨型氣態行星,也沒有密集的小行星帶。”
  “等到頂在前面的假基地被幹掉,接下來連遊擊戰都沒得玩,只能和他們正面硬拼了。”
  流星樂觀的笑了起來:“沒關系,不就是硬拼生產量嘛,只要資源能跟上,我們的蟲群不會怵的。”
  戰錘說道:“人工智能,效率很高。”
  頓了壹頓,戰錘緩緩說出壹個名次:“質量戰爭。”
  當戰爭的雙方都具有強大的生產能力,補充兵力的速度又都是極快的時候,就會打成拼後勤的狀態,因為前線能夠填充的兵力其實總是有限的。
  但在太空中又有不同,極度寬廣的空間是戰場,兵力的投入幾乎是無限的,這時候比拼的就是各自占據的物質質量多寡,將這些物質變成戰力投送到戰場速率了。
  這時候雙方的科技水平沒有代差,因此什麽武器數據、能量效率都不再是最關鍵的數據了,質量,投送到星空上的質量就是壹切的基礎。
  這就是戰錘所說的質量戰爭,與藍星上所說的高科技戰爭完全不是壹回事。
  流星沈默了壹會,說道:“算了,我們再沈默幾天,積累蟲群數量,等待後續物資,然後正式發動戰爭,順便接應我們第二批援兵。”
  戰錘:“好,我打頭。”
  大炮:“同意。”
  這個頻道是降臨者專用的,也是前線決策會,所以作戰計劃提出後,他們三個人沒有異議就可以執行了,而頻道也隨之平靜了下來。
  作為弱勢的入侵者,周文明要面對的是壹個強勢文明的掃蕩,為了爭取時間,迅速積累實力,所有人都有壹大攤子事情要做。
  此時的六弦星前線,周文明並沒有掌握勝利的優勢,沒有余遐去聊天和調節情緒,再加上戰錘這個沈默寡言的大佬鎮壓,因此顯得相當沈默。
  壹群又壹群的蟲群從矮行星升空進入高空軌道,然後陷入休眠狀態,停止了壹切活動,這樣蟲群就不會對外輻射熱量和電磁波。
  在太空級別的戰略偵查中,只要自身不主動散發能量,就足以隱身了。
  不要看矮行星的高空軌道上已經盤踞著上萬只蟲子,這些俗稱棒棒糖的騎士蟲都是長度四百五十米的大家夥,但從六弦星的方向看過來,這些蟲子根本就看不到。
  無他,蟲子個頭太小,蟲子數量也太少。
  甚至矮行星上高度達兩三公裏,占地面積數百平方公裏的母巢也是壹樣的,渺小到根本看不到。
  真正會暴露自身的只有熱輻射和電磁輻射,流星從壹開始就小心翼翼的處理,利用地下海的冷卻防止熱輻射,利用覆蓋了矮行星地殼的菌毯隔絕電磁輻射。
  目前,整個矮行星的對外熱輻射增加不到萬分之壹,電磁輻射反而略有下降,絕對不會被發現的。
  為了保險起見,距離最遠的假基地已經在升溫了。
  假基地坐落在壹顆彗星上,此時彗冰已經完全融化,變成了壹顆晶瑩的水球,塵埃巖石等自然沈積在核心,通過電弧熔煉打造成了壹個堅硬的星核。
  隨著更多的龍心輸送過來,電量輸出越來越大,彗星融化的外殼水被磁化,隨時能夠變成壹層層的電磁水膜防護罩,以及壹道道磁化水電磁炮軌道。
  而這種融化的水球熱輻射比原本的冰彗星增加了上萬倍,很容易就會被仔細的觀察者通過對比發現,起到對主基地的掩護作用。
  之前為了隱蔽,彗星外籠罩了壹層甲蟲,將熱輻射大部分反射回來,少數則吸收,作為甲蟲生存的能量。
  現在這層甲蟲散開了,熱輻射向著星空發散出去了。
  對這種突發變化的發現速度,非常考驗壹個文明的執行力水平,三位降臨者都十分好奇六弦星會在多長時間內發現,並作出反應。
  結果是,兩個小時。
  彗星揭開掩護層僅僅兩個小時後,六弦星艦隊開始集結,壹支三萬艘戰艦組成的艦隊對著這顆驟變的彗星猛撲過去。
  太快了,這就意味著六弦星對星空的掃描和分析數據的時間間隔,加上艦隊調動的時間,總共不到兩個小時。
  捫心自問,這速度比周文明厲害的不少,流星知道在太陽系,周文明的反應速度為四小時左右,最消耗時間的是對數據的分析比對。
  三位降臨者的第壹個念頭並不是好厲害,而是好怪異,有這種超高水平的執行力,這個文明為什麽蹲在壹顆行星上壹動不動呢?
  超高的執行力通常代表著文明的向心力和向上發展的決心,是壹個生機勃勃的文明的最大優勢,應該同時帶有強烈的好奇心和進取心。
  就像是周文明壹樣,還沒有幾個人嗯,就開始了星際探索,殖民紫雷星,甚至不自量力的開展戴森環建設。
  嗯,實話實說,周文明的確是跳的特別厲害的特例文明,好多行為都接近作死和冒進。
  但是六弦星這樣壹潭死水似的更奇怪,除了本星包裹的嚴嚴實實外,他們沒有對外殖民的任何跡象,不說跨恒星系殖民,恒星系內的行星又不是只有壹顆。
  不殖民,不展開對外開拓,卻建造了大大小小十幾個星環,主星環上還有六條同步軌道天梯,那百萬艘戰艦更是奢侈到令人咋舌的誇張工程。
  六弦星的人在想什麽呢?
  在流星和大炮還在糾結的時候,戰錘說道:“別想太多,打過去,都知道了。”
  流星贊同道:“對,打過去,掀開這層百萬戰艦的外殼,自然就知道他們在做什麽,在想什麽了。”
  大炮也是哈哈壹笑:“沒錯,戰爭也是交流,開打!”
  兩天後,六弦星艦隊接近了彗星假基地,假基地此時已經變成了真要塞,層層疊疊的電磁水膜使得彗星的體積膨脹了數千倍。
  水膜反射著恒星光輝,如同金剛石壹樣光彩奪目,隨後壹道更加耀眼的高能粒子束從要塞中發射出來,直擊八百萬公裏外的六弦星艦隊。
  以此次攻擊為開端,戰爭正式拉開序幕。
  不過,這揭幕的第壹戰相當潦草,雙方各自發射幾百道激光、高能粒子束後就不約而同的靜默下來。
  距離太遠,能量散逸太嚴重,雙方的攻擊都不能算是給對方洗臉,傷害還不如小孩子們互相用水槍攻擊。
  但雙方的攻擊消耗可不低,六弦星戰艦的情況不知道,但是彗星要塞的每壹次射擊都要消耗十幾噸的物資,而且還是經過提純和精煉的戰略物資。
  這種級別的消耗只是為了給對方照亮,這也太不劃算了。
  於是雙方都恢復了靜默,積累能量,等待更近的距離上爆發。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