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

嶺南仨人

科幻小說

106337號平行時空。
太陽系,第三行星——藍星。
公元2017年,3月19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二十四章 螢火蟲構型

智人 by 嶺南仨人

2023-9-11 22:16

  翻看了飛魚公司和青葉航空的秘密報告之後,李青葉又看到了另壹個好消息。
  這個好消息是黑虎峽谷那邊上報過來的。
  此時的黑虎峽谷那邊。
  李維斯博士正在“礦區”。
  所謂的礦區,其實就是壹處隱蔽的地下實驗場地,這個場地表面上是隸屬於青葉礦業公司的壹個鉛鋅礦。
  經常通過引爆炸藥,炸出壹些地震波,偽裝成為開采地下礦物的跡象。
  對於幾百公斤級別的爆炸,產生的細微地震波,雖然會被地震監控站檢測到,但壹般不會引起懷疑。
  而這個“礦區”,其地下早已經被掏空了,建設成為了壹處實驗場地,裏面除了壹條地下隧道,還有5個大小不壹的地下空間。
  此時在3號實驗場中。
  李維斯博士帶著同事和科研助手,忙碌著組裝著壹個籃球大小的設備。
  設備的核心,是壹個抽了真空的小空間,其空間大小和壹顆芝麻差不多大。
  環繞著這個超小亞真空空間的,則是16個圓錐體,這些圓錐體的錐頂有壹個類似於圓珠筆筆頭的裝置,“筆頭”夾住的那壹顆“圓珠”,就是壹顆質量0.01克、純度99.99%的鈾235。
  也就是說,這個裝置的鈾燃料為0.16克。
  而圓錐體剩下的空間,則填裝了TNT炸藥,壹共填裝了4.8千克TNT。
  16個圓錐體組成的球體,被包裹在壹層厚度30毫米的復合材料內部。
  這個復合材料層,最內層是合金輻射反射層、中間是耐高溫復合陶瓷層(可以承受5836攝氏度高溫)、最後外層是超強壹體生成的合金,足以扛住內部TNT爆炸3.2秒。
  而最內層的合金輻射反射層,還有另壹個非常特殊的作用,可以在超高壓力下,突變成為超導體。
  同時TNT中和金合金輻射反射層之間,還被添加了金屬粉末,會在爆炸的那壹瞬間,產生大量電子流,進而激發突變超導體,形成壹個強磁場,將爆炸束縛3.2秒。
  也就是說,在引爆TNT內核之後,整個爆炸能量會被束縛在球體內部3.2秒。
  別小看這3.2秒,就是因為這3.2秒,讓圓錐體頂部的鈾235圓珠,瞬間被高溫高壓擠壓在那亞真空空間中,進而逼迫鈾235之間發生激烈的核裂變。
  而由於磁場的存在,核爆的能量並沒有在第壹時間宣泄出來,而是被擠壓在最核心的區域。
  這種設計的好處,就是核裂變的燃料利用率直線上升,核燃料爆炸的臨界質量可以壓低到幾毫克級別。
  眼前這顆“螢火蟲”3號,就是黑虎峽谷基地秘密研發的超小型原子彈。
  這也是李維斯帶著壹眾科研人員,結合智人公司的各種新材料,通過超算模擬了幾百億次之後,篩選出來的少數方案之壹。
  整顆螢火蟲3號,重量為17.3千克,裝配了0.16克純度99.99%的鈾235,爆炸當量為2.72噸,核燃料利用率85.6%。
  組裝完成之後。
  穿著防護服的李維斯等人,離開了實驗場,來到專門的數據監測室內。
  “第三次測試開始。”
  “啟動運輸系統。”
  運載著螢火蟲3號的電動軌道車,緩緩行駛向實驗場的試爆場地。
  整個試爆場地,深入地下343米,是壹個半徑50米的半球型空洞,周圍設置了好幾層人造結構層,可以減少爆炸沖擊波。
  “引爆!”
  3.2秒之後。
  轟……
  壹個小火球在試爆場地中心炸開,光輻射、電離輻射、熱輻射和沖擊波接踵而至。
  各種數據收集器將探測到的數據,反饋到監測室內的生物計算機上。
  而設置在周邊地區的地震波監測設備,只有檢測到壹股微弱的地震波,威力大概只有幾百公斤TNT。
  可實際上,螢火蟲3號卻產生了2.72噸TNT的爆炸當量。
  看了壹遍數據,李維斯滿意地點了點頭:“螢火蟲型的超小型原子彈,目前已經可以量產了。”
  “接下來就是改進之前的老彈頭。”另壹個研究員說道。
  他們之所以研發這種超小型原子彈,主要是三個用途。
  壹個是為了進行核爆實驗。
  這個目的已經做到了,他們成功在黑虎峽谷附近的地下實驗場,進行了三次超小型的核爆測試。
  而外界對此壹無所知。
  之所以可以瞞住外界,其核心因素就是爆炸當量足夠小,平均才幾噸當量,加上實驗場的減震結構層,外界就算是探測到,也只會認為是在爆破地下礦物。
  第二個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核燃料利用率。
  目前智人公司每個月可以提煉150~180公斤鈾235,大概可以制造3枚30萬噸當量的原子彈(烈日30),單枚烈日30需要52公斤鈾235原材料,核燃料利用率僅有30%。
  目前庫存了42枚烈日30,另外還有283公斤高純度鈾235原材料。
  而改用螢火蟲型的新構型之後,同樣是實現30萬噸的爆炸當量,螢火蟲型卻只需要18公斤鈾235原材料。
  這意味著,目前庫存的烈日30,全部改造成為螢火蟲型原子彈之後,可以生產大概120枚30萬噸當量的螢火蟲型原子彈。
  第三個目的。
  則是為了改進B43氫彈的原子扳機,畢竟B43的原子扳機是阿美利卡五十多年前的設計,不僅僅核燃料浪費嚴重,放射性汙染也比較高,還是使用鈈作為原材料的。
  李維斯不僅僅要使用螢火蟲型的原子彈作為氫彈扳機,還打算改進B43的構型。
  B43這種古早時期的氫彈,往往核燃料的利用率比較低,大概只有15%~20%左右。
  仿造B43的烈日100型,目前需要50公斤氘作為原材料,才可以達到100萬噸級別的爆炸當量。
  而李維斯通過超算,以及目前的螢火蟲型原子彈爆炸實驗之後,已經找到氫彈小型化的方向,也找到了提升氫彈燃料利用率的方案。
  小型化的氫彈,估計爆炸當量最小可以壓縮到1噸級別(原子扳機產生350公斤TNT能量),不過體積難以壓縮,重量大概在20公斤這樣。
  按照李維斯等人在超算模擬出來的模型和數據,螢火蟲型的氫彈,其燃料利用率同樣可以達到80~90%左右。
  如果還是維持50公斤氘的裝料量,那威力大概可以達到630萬噸當量,足足提升了6.3倍。
  這威力明顯過剩了,而且彈頭重量900公斤也不利於輕量化。
  李維斯博士已經在和核工程部門的工程師們討論,要研發壹種當量在10萬噸,重量在100公斤以內的新彈頭。
  這也是目前列強們的核心思路,那就是使用幾十萬噸當量的氫彈彈頭,然後在壹枚導彈中裝載幾個分彈頭。
  10個10萬噸當量級別的氫彈,其殺傷力要比1個100萬噸當量級別的氫彈強好幾倍。
  從性價比來看,中等當量級別的集束氫彈,才是目前的主流方案。
  而螢火蟲型氫彈還有另壹個好處,那就是反應比較徹底,導致放射性物質的殘留量會更加低,基本可以稱為幹凈的核彈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