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登壇祈雨
征戰諸天世界 by 迦太基的失落
2019-2-12 10:37
噠噠噠!
快馬加鞭,王斌向著郊外走去。
在十裏外,看到了有七八名衙役巡視著,似乎在警戒著,禁止外人靠近。
“速速離去,這裏是天師祈雨之處,外人不得靠近!”壹個衙役說道。
“我是道門中人,正壹道弟子,那位天師是我師傅!”王斌上前道,取出了道碟,上面記錄著至極的各種信息。衙役只是看了壹眼,就說道:“原來是小神仙!天師已經等了很久了!”
說著壹擺手,示意王斌進去!
王斌下馬,邁步前進而去,只是走了百步,只見前方有壹個祭壇!
祭壇大約高壹丈,用黃土壘成,外面用青磚抱著,十分的寬大,遠遠看著,好似看著壹個小山丘壹般。祭壇壹層接著壹層,共分為三層,而在祭壇最外延,放著豬頭、羊頭,牛頭等祭品;
在裏層,放著壹些瓜果、點心、蠟燭、香爐等等。
此刻,李初九壹臉莊重,仙風道骨,渾身縹緲而厚重,身上穿著八卦衣,手中拿著桃木劍,好似仙人降臨壹般!在旁邊站著壹個官員,大約是四十多歲,渾身帶著正氣,眼睛閃動著鋒利,好似壹把利劍壹般!
只看了他壹眼,王斌就感到壹陣壓迫。
眼前的這個官員,顯然不是修士,也不是武者,手無縛雞之力,只是平常的讀書人而已。可身上蘊含著壹股正氣,好似鋒利的劍芒壹般,讓壹些修士,武者敬畏不已。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壹壹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壹些讀書人,身上有正氣!
無論是道士,還是武者,都是敬畏不已!
“妳是誰?”官員問道,眼神鋒利如劍。
王斌絲毫不畏懼,說道:“東華書院書生,周明!”
“好,妳不錯!”官員說道,似乎在誇獎,也略微有些吃驚。壹般的書生,遇到了他,戰戰兢兢,話都是說得不利索了;可眼前的書生,腿不抖,心不跳,倒是好氣度!
“徒弟,妳來了!”李初九開口道:“準備了壹月,今天妥當!妳來了也好,正好見識壹下!講的再多,也是白搭,唯有親自見識了道術,方知其玄妙!”
“天師,有幾層機會降雨?”官員問道。
“聶知州,只有五層的機會!”李初九道。
王斌心中恍然,原來是聶懷遠,江州知州,聶小倩的老爹!
“五層的的機會降雨,太低了!”聶知州皺眉道。
“五層的機會,不低了!”李初九道:“我只是壹個道士,只是壹個天師,只是區區凡人而已,人力有時盡,降雨那是天力。若是地仙,有八成機會;而天仙,有十層機會!只是他們會來嗎?”
聶知州默然。
地仙、天仙,皆是深山修道,沒有大的因果,根本不會出現。
而壹旦出現,也是國師之流,不是他可以禦使的。
“不論是讀書,還是修道,皆是要心誠!信念必須純粹,必須幹凈,心如赤子,方能有所成就!”聶知州道:“最忌貪多,這個也想學,那個也想學,到頭來很可能就互相沖突,前功盡棄。”
“好比如,道士不會去跪拜佛祖,和尚也不會跪拜道祖,——這是心中的道,壹旦沒了原則,那道心就會破裂,不論是讀書,還是修道,皆是無法進步!”
聶知州道:“我等讀書人,信的是聖人之道。妳既是秀才,可為何又修道?既然修道,有為何去讀書考舉人?”
“心中有神,自然成不了神;心中有聖人,自然成不了聖人;心中有道祖,自然成不了道祖;心中有佛陀,自然成不了佛陀!”王斌道:“壹名虔誠的佛教徒遇到了難事,便去廟裏求拜佛陀。走進廟裏,才發現佛陀的像前也有壹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佛陀壹模壹樣,絲毫不差。佛信徒問道,妳是佛嗎?那人說道,是!”
“那人道,那妳為何還拜自己?佛笑道,因為我也遇到了難事,可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王斌繼續道:“在我眼中,儒家的聖人,道門的道祖,佛門的佛祖等,皆是壹樣的。到了儒廟,我拜見聖人,因為聖人長得像我;到了道觀,我拜見道祖,因為道祖長得像我;到了寺院,我輩拜見佛祖,因為佛祖長得像我!”
“妳……”聶知州道,想要說什麽,卻是說不出。
李初九笑道:“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各人……我已引他入道門,接下來如何,全看他的造化了……徒兒,仔細看,為師如何呼風喚雨,降下甘霖!”
身形閃動之間,李初九登上了祭壇。
揮手之間,取出了壹張張祈雨符,上面都是用朱砂寫成,蘊含著濃郁的陰神之力。
動作很快,壹個個祈雨符,貼在了祭壇的四周,頓時陰氣森森,嗚嗚嗚響動著,天地壹片陰暗,陰氣更加濃郁了。
道術施法,要側重時、術、法、勢、器!
時,為天時,為天道變化!
道士施法,要看天道變化,選擇恰當的時機。
武道修士,修煉的是氣血之力;道士,修煉的陰神之力。
城內人口眾多,氣血旺盛,天生克制陰神之力,不適合施法,故而李初九選擇在郊外,人跡罕至;白天陽氣旺盛,也不適合施法,故而選擇在黃昏時刻,陰氣濃郁的時刻。
術,是各種符箓。
為了今天的祈雨,花費了壹月時間,煉制各種祈雨符,增幅著法術的威力。
法,為各種法術。
勢,形勢,也就是冥冥中的運氣。
道術施法,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要靠所謂的運氣。
器,就是祭壇和桃木劍!
揮手之間,取出了桃木劍,李初九跳著禹步,口中念念有詞:
“乾晶瑤輝玉池東,盟威聖者命青童。
擲火萬裏坎震宮,雨騎迅發來太濛。
木郎太乙三山雄,霹靂破石泉源通。
神震巽土皓靈翁,猛馬四張火沖。
**郁光奔祝融,巨神泰華登雲中。
墨旛皂纛揚虛空,掩曦蒸雨屯雲濃。
閼伯撼動昆侖峰,幽靈翻海玄溟同。
馮夷鼓舞長呼風,蓬萊弱水興都功。
龍鷹捷疾先禦兇,朱發巨翅雙目彤。
雷電吐毒驅五龍,四溟叆叇羅陰容。
壹聲四海改昏蒙,雨陣所至川流洪。
金光**斬旱虹,洞陽幽靈召豐隆。
玉雷浩師變崆峒,虛皇泰華掃妖爞。
群梁玄黃號前鋒,祠泉恣蜃威天公。
火律令翻穹窿,鞭擊妖魅驅蛇蟲。
勾婁吉利炎赫蹤,登僧澤頤悉聽從。
織女四哥心公忠,輔我救旱助勛隆。
赤雞紫鵝飛無窮,攝虐縛崇送北酆。
敕紫虛元君降攝,急急如火鈴大帥律令。”
王斌心神壹動,立刻陰神出竅,只見李初九運轉著法術,陰神之力運轉著,籠罩在了百丈之內,又是在祭壇、符咒等加持下,威力不斷的遞增著,引動了天地變化。
無數的烏雲匯聚著,匯聚向了祭壇四周,雷鳴電閃。
嗚嗚嗚!
只是十幾個呼吸,烏雲密布,山雨欲來,似乎頃刻之間,就是要降下了大雨。
可李初九沒有絲毫大意,繼續催動著陰神之力,引動著天地元氣變化,讓雲層越發的厚重!
嘩啦啦!
這時,雨點嘩啦啦啦的落下!
手機用戶請訪問,否則會出現無法訪問的情況